民营银行试点如何跟国有银行竞争?看看美国的小银行
发布时间:2014-03-14 点击率:2454
来源:一财网
摘要:中国银行业以前被民间资本视为“唐僧肉”。但从引进民营银行的第一天起,其实就是引进了银行破产机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对银行业的看法就必须随着改变。
这两天,有关民营银行试点的新闻铺天盖地。
大家都操心死了,除了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有互联网金融基础的企业,其它的企业去做民营银行,让他们去跟国有银行竞争?让这些民营银行怎么活?
有人对这些民营银行的定性吐槽:阿里巴巴的定性是“小存小贷”,其实意思就是不让你抢银行存贷款的大客户;腾讯的定性是“大存小贷”,这不就是不让抢贷款大客户的同时,还不让抢小储户么?至于天津的定性是“公存公贷”,那不就是机构信用金库么,都快不成银行了。至于其他的银行,“特定区域限定业务”,其实就是农商行,比农商行还惨。
刚好相反,从这个吐槽中,正好能看出管理层的意图,民营银行还是能存活的。
中国银行业以前被民间资本视为“唐僧肉”。但从引进民营银行的第一天起,其实就是引进了银行破产机制,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那么对银行业的看法就必须随着改变。
以前到美国的时候,就想过一个问题:人家美国有那么多的银行。有的银行还是小的可怜的银行,可人家怎么活的都好好的?
后来我算是明白了,美国的银行业跟中国的银行业那是天壤之别。
美国的这些小银行,能活下来的诀窍,就在于市场定位,它们走的是异质化发展之路。美国的这些小银行早就想好了,大银行有大的坏处。
先来看贷款层面,大银行没有办法去识别借贷企业将来有无可能归还贷款,而且小企业贷款金额少,还不够大行的审贷成本。而草根性的民营银行,是和民营企业在一起生长出来的民营金融家来参与组建的,他们是本乡本土的,信息对称,他们的本事比那些中小企业更大,他们能够识别谁讲的是真话、谁讲的是假话,从而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去放贷。
所以美国绝大多数的民营银行将当地家庭、中小企业和农户视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这些小银行做什么?主要从事关系型信贷业务。所谓关系型信贷,是指这些银行主要凭借与中小企业以及社区成员长时期交往中所获取的定性“软”信息来发放贷款。这些“软”信息包括:银行信贷员与中小企业所有者常年直接交往形成的对其人品、可信度的评价;银行过去为中小企业提供存贷款或其他金融服务获得的中小企业收支记录;与中小企业供货商、顾客、邻近商家交流形成的对该中小企业发展前景的预测等,这些信息只能在一定范围内获取,难以在一个机构庞大、层级繁多的大银行内部有效传递。相比之下,大行都是依靠财务报表分析、抵押物借贷等“硬数据”
也难怪,美国本土中有7000多家银行,大部分都是定义为社区银行,分散在美国各个州。尽管资产不足10亿美元的社区银行,占银行业总资产的比例低于11%,但其向小企业发放的贷款却占到全行业的近40%。
至于存款方面,咱们中国之前一直担心民营银行吸收不到存款,国有大银行都有国家保证,他们如果也出高存款利率,谁还存到民营银行去?
这个想法是多余的。美国也曾有过这样的担心,但重要的是,美国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在这个制度之上,美国的这些小银行照样能够获得大量稳定的核心存款。从这些社区银行来看,存款客户主要是社区内的企业和居民,他们的存款利率敏感性低,短期内存款余额可能有所波动,但长期看是相对稳定的。这部分存款为社区银行提供了廉价且稳定的资金来源,是社区银行保持流动性的“核心”。在有既定的核心存款来源的情况下,社区银行对存款服务收取的手续费通常会低于大银行。
贷款和存款的来源去向解决了,对这些小银行来说其实就解决了一大半问题了。而且你想想,小银行多是向难以从大银行获得信贷的当地小客户提供资金支持,因而会收取比较高的贷款利率。这样,小银行获得的净利差就高于大银行,从而能向存款支付更高的利率。
在这个基础之上,美国的小银行还有个绝招,那就是个性化服务。他们往往能与客户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些小银行的员工通常十分熟悉本地客户,这些员工本身也是社区生活的成员,地缘和人缘优势使得他们具备丰富的社区知识,从而能为客户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小到专门对13岁--17岁的社会成员提供指导性储蓄账户,大到对高负债社区成员设计有针对性的债务转换及清偿方案。我们很有感触,在美国的小银行的时候:“当你有较多资金需求时,社区银行马上会恭敬地把你请到银行办公室,提供一对一的服务。”
回到中国来看这个问题,正像刚才的吐槽一样,其实国家不就是帮着民营银行去寻找自己的定位么?
真正的民营银行该长得如何?高富帅还是屌丝样?我想类似于阿里巴巴、腾讯这样的互联网金融基础的企业来说,办民营银行自不必愁。但其它众多的民营银行,大家其实也自不必多担心他们的死活。这些民营银行的存在,就是为了填补我国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无法或无力顾及的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绝大多数的民营银行,甚至也可以像美国一样定位于社区服务。
不要纠结于自己的银行还像不像银行了?先学会“屌丝样”,才能长久的存活。
当然,还有一点才是最关键的!民营银行开始后,中国的银行跟美国一样了,也能破产了。在中国,民营银行的存活,一定需要两项重要政策支持:一个是存款保险制度,这将使民营银行获得更多的公众信任,也有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另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利率市场化,主要是存款利率市场化,这将为民营银行的自主经营奠定重要基础。
要是缺乏这两项政策环境,民营银行还能活下几家呢?可见如果中国传统的金融体制不进行深入彻底的改革,不为民营银行的存在设定好的环境,那么民营银行的引进又有何意义呢?
上一主题:影子银行监管推进 交叉空白地带待扫除
下一主题:银保监会加大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力度 “十三五”期间涉农信贷实现连续五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