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industry news
砥砺奋进这五年:“十三五”金融业亮点纷呈
发布时间:2020-10-29 点击率:234
来源:金融时报作者:记者 马梅若
过去五年里,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砥砺前行,以智慧、勇气和担当,一次次攻坚克难,稳步迈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业不断深化改革、开拓进取,开创金融事业新局面,基本建成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适应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基本建成了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目标、便民利民的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建立了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的金融监管体系。2020年二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40.43万亿元,同比增长10%,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09.41万亿元,同比增长9.7%。
从规模速度,到质量效率,对比“十三五”前后 ,我们欣慰地发现,中国金融业不仅在过去五年间实现了大发展,而且具有了更强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在金融科技、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贡献了更多中国智慧,提供了更多中国方案。
科技驱动金融创新 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效率
从过去主要服务20%的客户到如今服务80%的长尾人群,从以资金为中心到以人为中心,从标准化到更加个性化、智能化、场景化的金融服务,技术赋能下的新金融业态正呈现出崭新的面貌。
纵观金融业发展,几乎全程都伴随着对新技术的吸纳。在“十三五”期间,技术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取得了多领域的突破。例如,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惠及了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技术的出现重构了现代金融业,中国迅速发展的移动支付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二季度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二季度, 移动支付业务301.41亿笔, 金额106.17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99%和33.61%。而艾媒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为7.33亿人,随着技术与市场的成熟化发展,移动支付覆盖场景将更加广泛,用户规模也有望持续上升,预计2020年用户规模将达7.9亿人。
除了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信息技术与现代金融业的结合还极大扭转了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高成本、高风险。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表示:“金融科技的发展可有效降低信息连接、信息获取和信息计算的成本,提高客户服务和企业运营的效率,从而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十三五’期间,以数字技术为重要工具的金融科技,在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深化金融服务的渗透率三个方面体现出了显著优势,未来将通过与普惠金融的深度融合,推动普惠金融进一步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
金融“活水”滋润实体经济
解决长尾人群的金融服务和中小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一直是过去几年来的政策焦点。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稳步恢复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普惠金融政策对民营、小微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强。综合来看,在多方共同努力下,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呈现“量增、面扩、价降”的良好趋势,支持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带动了更多就业。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4万亿元,同比增长28.4%,连续6个月创有统计以来新高,支持小微经营主体3062万户。2020年8月,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5.14%,较2019年12月下降0.8个百分点。
上述成绩离不开政策的引导。过去几年里,人民银行加大货币信贷政策支持力度,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流向民营小微企业。例如,构建“三档两优”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新框架,强化定向调控和精准滴灌,2018年以来,累计增加再贷款再贴现额度近2万亿元,分别下调再贷款再贴现利率1个和0.25个百分点。
为了更好应对今年以来的疫情冲击,人民银行创设了支持企业延期还款和扩大信用贷款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全力以赴保市场主体。2020年3月至8月,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1.8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发放6279亿元。
与此同时,金融精准扶贫也在助力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20年6月末,全国贫困人口及已脱贫人口贷款余额7429亿元,惠及人数达2006万。
绿色金融守护绿水青山
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
“十三五”期间,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下,我国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体系日臻完善,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成就斐然。2016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人民银行牵头制定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我国成为全球首个由中央政府推动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国家。当前,中国的绿色信贷规模存量世界第一,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已超过11万亿元,绿色债券存量规模1.2万亿元,排在世界第二位。
制度与标准的完善,为绿色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在此前发言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绿色金融基础性制度体系日臻完善。他将其总结为四个支柱:第一是绿色金融标准体系的建设;第二是绿色金融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是绿色金融产品的创新体系;第四是绿色金融发展的激励约束机制。“我相信,随着绿色债券项目的标准进一步和国际趋同,中国绿色金融产品会得到进一步发展。”
上述标准的建设,既有自上而下的政策引导,也有自下而上的区域试点探索。区域绿色金融标准逐渐建立与完善,正是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的亮点之一。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6省9地的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在这几年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不断出台地方绿色金融标准。目前,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中的湖州、衢州、广东花都区、赣江新区、贵安新区等在绿色金融标准制度建设上均取得了较大进展。另外,金融工具、产品和服务等方面的标准创新也在不断增加。
未来,绿色金融将有更大的作为空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宣布了碳中和目标,表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为中国绿色发展提出了目标、指出了方向。
业内普遍预计,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将强化各项复苏政策的绿色因素,就绿色发展和应对气候变化未来的路径作出系统性安排。
上一主题:关于防范金融直播营销有关风险的提示
下一主题:银保监会加大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力度 “十三五”期间涉农信贷实现连续五年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