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小额贷款公司路在何方?
发布时间:2017-02-22 点击率:1904
本文来源:新浪财经 本文作者:嵇少峰
2016年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是洗牌接近尾声、彷徨思考前途的一年。经济基本面的承压、政策面不明朗,这一切让机构的所有者及从业者无所适从,迷失了方向。
2016年对小额贷款公司来说,是洗牌接近尾声、彷徨思考前途的一年。经济基本面的承压、政策面不明朗,这一切让机构的所有者及从业者无所适从,迷失了方向。对比中国的传统银行,他们虽然也同样面临着巨大的阵痛,但破产、停业者却未有所闻,而民营银行及科技金融的新生势力兴起,更让我们有必要作一些分析,以厘清我们的思路、定义我们的未来。
第一部分 战略篇
分析小贷公司的未来,首先要从宏观战略方面作出清晰的判断。
一、中国的金融监管格局,决定了小贷公司将可能成为银行以外、唯一有牌照的类银行信贷机构,虽然说这个牌照目前似乎并无多少价值。
首先我们先谈谈为什么要有牌照。
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默顿的功能监管理论将金融体系执行的六项经济功能逐一进行了分类,并指出随着经济与金融的发展,传统的机构监管者会不断面临严重的监管重叠和监管真空,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将是不可避免的趋势。英国学者迈克尔•泰勒的“双峰监管”理论也提出了除审慎监管之外,还需要重视行为监管目标的实现。英美的这两种监管理念代表了西方发达国家主流监管架构的选择方向,其中既有相通之处,又有所区别。但根本的目标还是一致的,即在传统按金融机构属性对机构进行牌照化管理外,更要建立覆盖全部金融行为的全方位金融监管体系。我国金融监管职责的划分遵循“谁发牌照谁监管”的原则,以机构审慎监管为主线,而在可能弥补监管真空的功能监管与行为监管制度的建设方面,却出现了有牌机构有人管、无牌机构无人管的明显漏洞。再加上我国金融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这才导致了大量无牌的伪金融机构泛滥与失控。
因此从制度层面讲,中国对类银行信贷机构的管控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使用牌照化或类牌照化的管理模式,社会金融资本如果要开展金融业务,拿牌是必须的选择。
其次,我们再讲当前对类银行信贷机构监管无序的原因。
出于对现有金融机构机关化、国企病状态的不满,同时误判互联网金融的本质属性,社会舆论包括各级政府均有意无意鼓励互联网金融及大量无牌机构迅速发展。由于监管的缺位,导致了民间金融的野蛮生长,大量骗子、狂人极大地危害了社会公众资金安全,损害了借款人利益,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
各级监管部门现在又希望通过行业协会、地方金融办来代行监管职能,希望通过制定几个管理规范、几个指导意见,用行业自律及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来达到监管的目的。他们显然没有认识到,在完全牌照化、审慎监管的体制下,是不可能用类行为监管的方式进行监管的。现在的结果是,互金协会忙个不停却与事无补,地方政府只能用停止注册登记、公安上门清理等行政手段代行监管功能。
最后的结果根本不需多想,通过变相设定审批门槛等方式直接或间接进行牌照化管理,是对类银行信贷机构及互联网金融机构监管的唯一的选择。这个选择肯定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一定是当下政府与金融监管部门唯一的选择。这是体制决定的,而不是技术的问题。
从这个层面上讲,小额贷款公司将会成为中国几乎唯一类银行信贷机构,这也是当下相当多的互联网金融机构努力拿互联网小贷牌照的原因之一。所谓的穿透式监管,就是任何机构做金融业务,必须由当下的一行三会比照管理,对一行三会覆盖不至的领域,交给地方管理。而要落实到地方政府层面,也只能以猫画虎,牌照化管理小贷公司、牌照化管理互联网金融机构。
回到小贷公司本身,大家应该看到,如果你想从事银行以外的信贷行业,这个牌照价值量无论大小,都是几乎唯一的选择。
二、当下的小额贷款公司,并不是你看到的上万家机构损失过半、倒闭过半的夕阳群体,他们仅仅是中国庞大的社会资本向金融业渗透的初步尝试。损失过半只是表象,春风吹又生才是这个行业的本质。这个群体不会消失,他们也是未来中国金融真正市场化的脊梁,民营银行实际上也是这个群体突围的一个方向。
当下社会公众对小额贷款公司的认知绝大部分是错误的。人们普遍把民间放高利贷的组织统称为小额贷款公司,甚至连央视这样严肃的媒体在法制报道中也累犯同样错误。殊不知正式的小贷公司是经过地方政府金融办审批、牌照化管理的类银行信贷机构,更不知道小贷公司的审批对其发起人、大股东的要求都有相当的门槛。除极少对小贷公司放松管理的省份外,绝大部分地方政府对小贷公司的发起人及到位资金都设立了数千万元至数亿元的门槛,对股东及公司治理也有诸多要求。绝大多数小贷公司背后都依靠着一家或数家当地的民营龙头企业甚至国企、央企、上市公司。国内知名品牌企业差不多都有自己的小额贷款公司,国企、央企发起成立的小贷公司占比大约超过15%,全国500强民企约半数成立了自己的小贷公司。
社会公众接触的所谓小贷公司,90%以上都是打着小额贷款公司幌子的无牌照p2p、财富公司、高利贷投资公司、理财公司或从事非法放贷的黑社会组织。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绝大部分小贷公司并不面对社会大众,大都从事面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也不会宣传自己向公众吸收资金。当然,的确有相当多的小贷公司经营很不规范,做法与上述公司并无多少区别。
我们再回到小贷公司的社会属性上来。中国政府及监管部门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定义及赋予的社会职能出现了很大的错位。国际通行的小额贷款公司,是作为对社会底层还没有享受到金融服务的农户、个人、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提供有效信贷服务的形式存在的,在强调社会、公益效益为先的基础上适当考量其经济效益与机构本身的可持续性,但这个概念在传入并翻译到中国时出现了异化。异化的原因,一是政府把这个概念嫁接到了商业性、逐利性极强的民营资本上了,二是国内的金融垄断、信贷专营,导致社会资本寻找金融方向的突破时,无奈或错误地选择了小额信贷这块牌照。中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其本质是贷款公司、类银行信贷机构,跟面对弱势群体、类公益两个属性完全不对应。
在当下国有资本、政府掌控银行的大背景下,小范围、特定条件下放开的民营银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不会成为庞大社会资本金融化的主渠道,这同样不是技术的原因、监管的原因,而是中国的银行业承担第二财政的本质及政治体制本身决定的。中国的银行彼此间的信任是出于国有、政府控制产生的体制内的认同感与安全感,监管的习惯与规则也大都延续了这种认同感与安全感,因此,对进入这种语境的民营银行来说,就如同异类,想获得对方的信任、享受同业间的低成本资金几无可能。监管部门通过限制其规模、提高监管门槛、设置种种过度的管制措施来防范民营银行失控,这是必然的也是无奈的选择。
因此,不管政府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是什么状况,更大规模的社会资本金融化只有小贷公司这一条主要的道路。我这样讲并不是为了抬高这块牌照的价值,这块牌照对没有实力、没有专业的机构来说,同样没有任何意义。我也希望各级政府、金融办更清晰地认识到这一点,更多地学习国际先进监管惯例,从非存款类放贷机构的角度对国内的小贷公司进行监管,放下架子、勇于纠错。不要光抓住“小额”这个历史原因形成的错误定义,教条地让非公益的社会金融资本承担连国有银行都不愿意从事的社会救助功能。事实上,小贷公司由于资本金规模与成本的原因,根本无法选择在大、中型企业信贷上与银行比拼,小微、边缘客户是其必然的且无奈的选择。因此,小贷公司服务中小微企业是必然的,但是从制度上强迫商业性资本设立的小贷公司仅从事类公益的、回报低的信贷行为,甚至在技术上指定服务对象、限制贷款金额是没有理由的、也是无效的,其结果只会让本已半阳光化的民间借贷(我更愿意用类银行信贷这个词)重新回到地下,因为这是监管利益与监管成本完全不匹配的制度设计。
我希望政府再定义出一个公益性小额贷款公司,以与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相区分,两者应区别对待、区别监管。或者让当下商业性小贷公司的名字,直接简化为贷款公司,去掉小额两个字,以避免反复出现监管与社会定义模糊的结果。我也希望政府与社会善意资本更多地投资公益性小贷公司,政府应给出更特殊的优惠政策,大力发展真正的普惠金融。当下中国的公益类小贷公司也被逻辑不清的制度设计所害,全国能良好生存、发展的公益类小贷也所剩无几。
三、小额贷款公司包括民营银行,在当前的经济与监管环境下生存,是对其实力与专业的异常挑战。迷信牌照的价值、盲目乐观一定会体无完肤。
当今的金融特别是信贷狂热,是背离实体经济的假象。在实体企业投资回报率持续下降、流动性恶化的大背景下,资金流出投向流动性及可期待收益更高的金融行业,既是自然的选择,又是非理性的选择。中国的信贷过度、官方金融与民间金融的两层叠加,使得信贷机构面临着全面重创的风险。当下社会经济最大的问题不是缺乏信贷资金,而是企业缺少盈利能力与经营性正向现金流,信贷表面上输血、实际上要攫取实业的超额利润,信贷资金是一种商品,不是救济,经济面不改观,信贷将无以为继。
1、中国国有垄断的信贷业,本能的政府信用背书,使得银行在经济下行期仍然有足够的流动性与第二财政的内循环盈利能力。一线的承压并不会给整个机构带来断裂性影响。对比而言,民营资本面对的不仅是规模所限带来的技、战术问题,更多的是缺乏零成本的官方信用背书,这使其在融资上产生了巨大的劣势,这种劣势只能依靠超群的管理能力与技术实力来弥补,这显然不是随便哪一家机构都能做得到的。
2、从大势分析,经济下行伴生的一定是信贷风险频发,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下降。几乎所有类型的信贷产品,均会走弱,只是受影响的程度与承压的时间点不同而已。当下体现出的信贷变异,一是以资产泡沫化为背景的不动产抵押(企业房产抵押、住房按揭)仍在持续上升,二是第二财政性质的平台类、低收益央企、国企信贷挤压了市场化实体的信贷规模,体制内外的资金差与信贷可获得性,将严酷摧残非国有企业,多年市场经济改革的努力将有可能付之东流;三是体制外次级信贷疯长,互联网金融的无序、非理性繁荣催化了次级信贷的同质化与恶性竞争,加大了次级信贷的规模与风险。
3、信贷利率与实体企业投资回报率日趋接近,在相当多的行业甚至出现倒挂现象。这种现象使得企业的有效融资需求持续下降,在信贷投放总量不变甚至放大的情况下,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信贷机构的专业技术、有效资源、资金成本、管理成本的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小额贷款行业而言,这些挑战将会把相当多的机构挤压出市场。与实业一样,未来的三到五年,都不会出现轻松谋利的机会。给我们留下的选择,一是通过内联、外合来拓展战略空间,形成规模效应、优化融资效率、降低资金成本与管理成本,二是充分利用信贷技术、互联网技术等手段,寻找生存空间,努力在新金融领域提升自己的综合竞争力。这一切都对我们小贷公司的技、战术能力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当然,简单选择退出这个行业也是不明智的,毕竟类金融机构的流动性与灵活性还是比当下的实业多一点优势,血的经验与教训更是金融业最可贵的财富。
第二部分 技术、战术篇
一、次级类信贷在经济上行期与下行期的战术选择大不相同。由于风控模型与风控底线的标准是滞后的,在经济上行期,这就意味着今年你授信的50分的评分客户,会随着经济的向好、经营条件的改良、流动性加强而变得安全起来,在次年贷款到期时,企业经营状况有可能已到了60分甚至70分的状态。从事次级类信贷带来的议价能力会让机构的盈利能力迅速上升,这就是2011年前后从事次级类信贷的机构大量超预期盈利的根本原因,甚至出现了风控能力越低、胆子越大、盈利反而更高的现象。同样如此,在经济下行期,你今年评分的70分甚至80分客户,在次年贷款到期时甚至可能无法还本付息。因此,经济上行期适合发展次级贷业务,而下行期是不应该大规模从事次级信贷业务的。你必须把你对客户的风控标准向上提升,以保持安全性。这使得小贷公司只有两种选择,一是进一步降低利率以提高对客户安全性的要求,二是进一步适应良好客户的个性化、差异化需求,向专业、细分要市场,在夹缝中求生存。由于中国银行业制度与效率的原因,事实上这个夹缝还是普遍存在的。
二、官方金融的本质缺陷与小贷公司的机会。这实际上就是上述的夹缝。一方面,由于中国银行业国有性质为主的特征,使银行出现了很多机关化的弊病。如公司治理不科学、高管利益与银行利益无直接相关性;高管的考核机制促使其短视行为及为官心态严重;分支机构及员工绩效考核体系与银行长期战略不匹配;信贷产品陈旧、同质化严重、创新力不足;忽视互联网新技术、新生态对信贷战术的影响;对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重视不足,应用缓慢等;另一方面,由于机构的庞大与所有制的原因,银行对中小微客户直接、高效的信息对称机制无法建立、总行对分支机构的管控只能依靠固化的制度而无法用信任来解决。对非标的、个性而复杂的小微信贷需求而言,授信决策人与一线信贷人员之间的层级太长,这必然导致授信失控或成本过高。这是中国当前所有类银行信贷机构存在的机会。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努力争抢标准化的不动产抵押贷款,正如大象不会捉老鼠一个道理。小微信贷一定是市场化、小机构擅长。
三、市场错位的理解。
同样是小微金融,银行与小贷公司在市场错位上有很多种选择。客户错位是一种、产品错位也是一种。目标客户错位,是指做银行不愿意做、不擅长做或做不了的客户。产品错位,是指面对同一类客户,小贷公司可以做银行不愿意做、不擅长做、做不了的信贷产品。
小贷公司从事小微信贷,并不是因为小贷公司叫小贷,而是因为小贷公司的资本金规模及高息的特点,限制了小贷公司在大、中型贷款上与银行竞争的可能。一方面由于流动性需要及单笔不良贷款损失过大容易导致打击小贷公司管理团队及股东的信心;另一方面,是因为大额贷款的客户,大多数财务规范、与银行信息对称、融资的透明度及渠道较良好,在一般情况下,不太可能接受很高的利率。如果大中型客户接受长期的较高利率,大都意味着其经营严重下滑,财务恶化,容易给小贷公司带来损失。大中型客户与小贷公司的合作,更多的应该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的应急性信贷需求,这就是产品错位的内容。在产品的错位上,还有一些如信贷保证方式的错位、信贷投放方式的错位等。银行做抵押类贷款,小贷做信用类贷款,银行做一年期流动资金贷款,小贷做三个月以下应急性、季节性融资、做随借随还的大额企业信用卡模式贷款等等。互联网的发展,又给类银行信贷机构带来了更多的银行不擅长或不理解的可盈利信贷机会。
1、关于微贷
有一个对小贷产品设计的错误理解----小贷公司最好全部从事微贷业务,即单笔金额极小,20万元以下、5万元以下甚至几千元,越低越好,小额分散,这样收益率较高,风险较小,同时又符合国家扶持三农、扶持小微的政策,与小贷公司名称相符。上述理解实际上非常片面。微型贷款也有很多种类型,典型的是小额信用类经营贷款和小额消费类信用贷款。这两类贷款银行均有较大规模的类似产品。前者为pos贷、商圈贷、企业主大额贷记卡等,后者为信用卡及各类消费分期等。从这个角度看,微贷对于小贷公司而言,与银行的同类产品并不是完全错位的。看当下微贷业务的全国状况看,无论是pos贷还是信用卡,均随着经济的下行而普遍承压,不良率同样在迅速上升。最突出的地区是金融资源丰富的一、二线城市。由于大量机构特别是网贷与民间无牌照机构小额信贷机构大量涌入,供大于求的现象同样出现在微型信贷领域,导致客户质量下滑、多头信贷风险频发。就笔者全国性调研的情况看,微型小额信用类经营贷款(通常意义上的微贷)在金融资源欠发达地区发展情况相对较良好,一、二线城市高息微贷机构的经营状况普遍弱于不发达地区。除了供大于求的原因外,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我们关注,即一二线城市的微贷机构由于资金充沛、急功近利的行为众多,从而在定义微贷业务上出现了偏差。微贷的核心思想是希望通过简单的手段来解决简单客户的信贷风险审查,这类客户基本上没有过其它信贷机构的纪录,经营脉络、负债结构清晰而明了。而我们一二线城市相当多的机构简单地把微贷理解为金额小的贷款,喜欢对已有银行较大贷款的客户发放增量小额贷款,天真地认为银行借两百万元我跟十万、二十万没风险,这就直接背离了微贷的本质,从而沦为较大贷款下的次级贷,导致风控失灵。
可以标准化的微贷市场,大部分被银行所占据,典型的pos贷、商圈贷、商户流水贷等。小贷公司在微贷方面的优势,一方面体现在金融资源欠缺地区、分散布局的商户及与股东产业链资源相关的客户上面,另一方面体现在较低的信息对称成本、员工成本、对民风民情的理解与高效的管理上。贴地面的小贷公司可以利用信息与沟通的便利,获得较高的利率水平。微贷机构一方面需要引入更先进的管理技术与经验,提高营销的效率、风控流程的标准化,另一方面要努力获得优势的金融资源,降低资金成本。传统的过分依赖人力的1.0微贷模式,正发生进化,2.0到3.0微贷时代的发展已渐露端倪(详细内容请参阅我的《微贷3.0时代与类银行信贷机构的任务》一文)。另外,作为经济下行期的防御性信贷产品,微贷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关于小型贷款(注册资本金3%左右或以下)
我们应该更客观地理解市场的错位。绝大多数小贷公司不具备经营大额贷款的能力,除了特殊可把握项目或初创的过渡期,我们不建议小贷公司做资本金总额3%以上的单笔贷款。中、小、微型企业与个体工商户的信贷需求、特殊场景下的次级消费信贷需求仍然是我们的主力方向。信贷单笔投放的金额要视机构所在区域、团队风控能力、资金成本与规模而定。面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单笔投放最高额控制在资本金总量的3%左右,面对微型经营类信贷的单笔投放控制在当地一套住房的平均价值的30%或经营户60天营业收入以内,面对消费者的单笔控制在当地年度人均可支配收入70%的范围内,这是大概的参考值,当然还有其它的参照系,我不一一列举原因。
对适合从事中小企业信贷的机构来说,认真地分析区域内的企业特点,设计出与银行错位的信贷产品与投放方式,充分利用灵活、自主、决策迅速的优势,打时间差、空间差,更多地渗透到企业生态链中去,贴身服务、个性化经营,小微企业甚至中型企业的差异化信贷市场还是客观存在的。过去相当多的小贷公司倒在了中小企业贷款项目上,并不是中小企业贷款可怕,而是吃了不专业、不敬业的亏。全国小贷行业看下来,优秀的面对中小企业的小贷公司绝对数量仍是超过微贷机构的,这一方面说明微贷机构的发展空间很大,另一方面说明中小企业贷仍是大有可为的,两者均需要优势资源的引入与专业的能力。
关于信贷产品的设计,我不作一一列举,总而言之,根据自身及区位特点,定制适合本机构的信贷产品,同时努力获取更低成本的资金、更优势的外部技术与资源,提高机构产品的适应面和机构的核心竞争力。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小贷公司的方向。
四、不要把银行仅仅当作竞争对手。由于中国银行业本身的制度所限,在中小微信贷方面,小贷公司是银行一个可靠的合作对象。银行业过去将信息难以对称的小微信贷需求,通过担保公司的形式进行了标准化,把杂乱的保证措施及贷后管理手段间接进行了打包与统一,这是银行所需要的,也是银行的痛点。当中国的担保业官方化、民营资本大量退出后,银行会突然发现他们除了做小微企业的不动产抵押贷款以外,很难再有所作为。这就给小贷公司与银行的合作提供了机会。当然,小贷公司要吸取以往担保公司寄生于银行的教训,把对企业授信的主动权及掌控力做出来,以与银行平等相处的地位进行合作,才能不走担保公司的老路。这就对小贷公司的营销能力、风控能力、流程设计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中国金融资源的垄断将长期存在,银行仍将是小贷公司获取资金的主要通道之—,国内有相当多的小微金融咨询机构成为了银行的凯发k8旗舰厅的合作伙伴,类担保形式的助贷、团队建设、培训咨询、风险方案设计等外包服务早已成规模,甚至有机构变象承包了银行机构的小微金融部。这充分说明了银行与小贷在小微金融上的互补性。当下银行对小贷的歧视,本质上是缺乏对彼此的了解以及小贷公司本身的专业度、资产的透明度、资产质量不高所致,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单体的小贷公司资金实力与规模不足与银行平等相处。
五、技术、战术能力的缺乏是当下小贷公司的最大痛点。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行业都有一个从乱序到有序的发展过程。中国的小贷行业短短几年发展到一万多家,相当多的股东及从业者都是盲目进入这个高风险市场的,用无知者无畏的勇气乱做一气。再碰上前所未有的经济从高峰到连续下滑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小贷公司遭受重大打击甚至损失殆尽其实都是合理的,根本不应该责怪这个行业本身。
客观地讲,监管部门对小贷公司的管理有很多不合理之处,制度设计存在很大问题,但这并不是当下绝大多数小贷公司陷入经营绝境的主要原因。公司实际控制人缺少行业认知、出发点短视或居心不良,团队缺少技战术能力,这些才是失败的最主要因素。还有相当多的小贷公司,股东实力严重不足,自我资金缺乏甚至向社会融入高息资金作为信贷资金的来源,这类机构本身就不应该存在。
因为资金成本过高,所以无论对小贷公司本身还是对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都要远高于传统的银行,这是以前行业没有充分认知的。高息必有高风险,防范高风险只能依靠优秀的组织与人才。由于受条件所限,小贷的规模、盈利能力及社会认知度都严重影响了人才的引入及公司技、战术层面的组织能力,全国只有1%不到的小贷公司用了买来的信贷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及oa,更谈不上信贷产品设计与it自我开发,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受人才与资源的严重制约。有的小贷公司甚至连员工培训都找不到合适的机构、付不出相应的代价。
包括我们南京金东小贷公司,40多亿元信贷投放虽然已获得了良好的回报并有着近乎零不良的信贷记录,但仍面临着人才、资源及战略方向的困境。为了解决行业的问题、自己机构的问题,2016年我们联合了国内多家顶尖机构组建了江苏兀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为了集聚行业内外的优质资源与一流人才,为小贷公司定制灵活的信贷产品、建设全流程的信贷管控it系统,为行业提供标准化的技、战术方案,并尝试帮助小贷公司突破资金、信息、规模等战略瓶颈。目前微贷全流程平台已全面免费开通,车贷与小企业信贷管理系统正在着手建设。这是一个极其庞大的系统工程,目前已有多家机构加入合作,未来仍期待更多的机构联合起来,共同为本机构、为行业寻找合作共赢的机会。分摊成本、联合突围,这是无奈也是正确的选择。
六、一些容易使人混乱的信贷技术、战术方面的理解。
1、什么样的利率是高利率?在一定时期内,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接近企业的资本回报率与净利润率)是稳定的,单纯地从信贷利率角度看,社会经营性贷款平均利率要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才是良性的,这时候企业家用贷款可以盈利,也不会出现系统性信贷风险。如果两者持平,是可以维持的。这里面还有一个企业平均负债率的加乘因数,即企业如果自有资金为50万元、借入信贷资金50万元,企业平均投资回报率为10%的情况下,他的盈利最多可以支持20%的年化融资利率,因为从现金流上看是持平的。所以社会不发生系统性信贷风险的参照系是,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与企业平均负债率的加乘因素决定了社会平均信贷安全利率的水平。当下的经济下行,企业平均投资回报率迅速下降、流动性下降的同时高负债率的承压,使得企业能接受的社会平均信贷安全利率水平急剧下降。相对优质的企业会选择不借入贷款或偿还已有贷款,而经营状况不佳、现金流偏弱的企业会一步步走向高息甚至死亡。
就小贷公司的个体来说,机制的灵活使其可以更加自由地选择加、减杠杆,迅速加大或减少信贷投放规模,自主决定利率定价并选择更短的贷款期限,以保持对行业与目标客户的弹性选择权、选择合适的退出时机。这种情况下,管控良好的小贷公司仍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率溢价。
与银行存款或贷款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不同,小贷公司的短期或极短期的贷款、甚至过桥性贷款的利率反而会更高。原因是,同样一千万元的一年期投放收益,与一年面对多个客户、多次投放,其流动性加速的同时,资金安全性在操作层面上实际是下降的。因为目标客户的频繁变动,使得授信与贷款管理的成本上升,对客户信息掌握程度弱化,操作风险与风险权数会跟着上升。所以,一、两个月以内的贷款利率不降反升,过桥性利率甚至是一般年化利率的数倍,这其实是合理的,千万不要统一用年化利率对所有信贷产品利率进行评价。
2、高收益覆盖高风险是相对的,千万不要无限化。一般来说,信贷利率越高的贷款,客户的风险越大,在一定范围内,这个差值是平衡的,且上升曲线平滑,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说法是成立的。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如果这个高利率水平在社会平均投资回报率、m2持续上升的复合因素影响下,有可能出现利息率与不良率的差额(即机构净利差)随着利率的上升反而越大,对机构而言,利率越高去掉不良后,收益越大,这是极为可观的高利区域。这就是2011年前在次级信贷领域里出现的现象。但是,一旦利率达到一定的上限,会出现临界点,过了这个临界点,不良率与利息率的偏离度会越来越高,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不良率有可能上升2-3个百分点,而且越向上偏离度越大。这时候高收益覆盖高风险就不成立了,甚至可以完全搞跨信贷机构。
3、对消费信贷的理解。
当前的消费金融过热,相当多的机构是不冷静的。这里面既有经营性信贷不良率上升促使机构转向消费信贷的原因,也有电商发展带来的消费场景转化信贷的便捷因素。但从现实看来,当下更多的是无牌信贷机构、大型零售企业盲目、无序发展所谓消费信贷的结果。
中国的消费信贷最大的市场是房贷与车贷,这被银监会圈给了银行,连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都不能涉及。这是消费金融的主力市场,同时,银行又用信用卡吃掉了房贷、车贷以外的一级消费金融份额,留下的基本上是次级消费信贷,在金融机构序列里,次级消费信贷是属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其余的,除了这些机构的空白区外,理论上基本是次级与次次级消费信贷了。
资金成本及信贷利率是划分信贷人群属性的直接工具。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无牌照消费金融机构,随着资金成本与融资难度的上升,这三类机构的信贷利率也水涨船高,消费信贷的客户信用度越来越低、风险随之加大,后两类的消费者基本以无信用纪录或信用卡授信额度低的人群为主,不要过份对这块市场乐观。虽然说中国存在大量主流消费金融机构覆盖不到、服务不到的市场,但由于征信业不发达、中国信用环境及失信约束机制不健全,次级消费信贷机构面临着巨大不确定性与挑战。
有一个目前可盈利的空间――在消费场景大规模线上化的今天,相当多的年轻消费者更在乎消费的体验感,有可能选择触手可得的线上消费信贷。同时,由于中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不健全,很多信贷机构特别是无牌信贷机构利用信息不对称或欺骗性手段,误导消费者,以获取信贷暴利。前者的竞争是流量的争夺,后者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必将随着法制的健全而逐步萎缩。
小贷公司在消费信贷领域,可介入的选择有三个主要方向。一个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流量,导入消费场景与客源,在主流金融机构不能认可、心怀疑虑的信贷产品上,利用对风控的良好理解、较低的监管成本与灵活的手段,争取一部分市场或助贷业务,前提是资金成本略低或具有良好的信用背书能力;二是二手车贷分期市场及二手车抵押经营类信贷。这里是银行、保险、二手车商、二手车贷公司层层叠加的市场,层级过多,小贷公司可以寻机切入。三是小贷公司可以利用股东资源或区域特点,渗透到产业链中,以产融结合的方式,把消费信贷与产品的流通环节结合起来,走信贷与销售互助互补之路。
还要补充一点就是,消费场景的占有,不表示消费信贷业务就一定可行。客户的入口是一回事,风控与信贷产品的设计又是一回事,不同性质的消费场景,目标客户的差异,均给风控模型的设计与风险管理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相当多的消费场景是难以转化为安全、有效的消费信贷需求的。
4、对供应链金融的理解
有一段时间,信贷机构言必称供应链金融,其中误区很多。供应链金融并不是一个新生事物,银行针对供应链上游的应收帐款质押、保理业务、面对下游的保兑仓业务等早已开发多年。相当多的信贷机构错误的把供应链信贷理解成了围绕核心企业的应付帐款,将其作为还款保证的一种极其简单、安全、高效的信贷产品,殊不知这一模式中最大的风险就是核心企业本身。
对这一模式中的核心企业而言,依据长期合同向供应商定时、定额支付货款,是应守的商业规则。以一般大型商超奉行的规则为例――押三付一,即供应商连续供货三个月,从第四个月起支付第一个结算月的货款,以此类推。商超这样做的目的,是在保证供货的稳定性与质量的同时,又能保证供应商的现金流连续。在非特殊供货情况下,一般三个月应付帐款能派生出来的保证贷款,总额不能超过一至两个月的供应量,超过这个限额,信贷资金就有可能被挪用、供货商也有可能不履行其它与商超之间的商约,容易带来纠纷。为了放大信贷规模,商超采取的另一个手段是延期对供应商付款,把本该正常偿付的货款换成了贷款,在核心企业强势的情况下,是可能出现这种情况的,但结果肯定是负面的,由于过度压榨供应商利润,供应商能采取的措施无非是把利息转化为对供货商品的涨价,或者选择放弃与这个商超的合作,久而久之核心企业的供应商体系质量会严重下降,其结果将严重伤害核心企业本身利益。
在正常范围内操作供应链融资的核心企业,也会优选信贷合作机构。利率、服务、支持均是考量的重要条件,最终一般核心企业都会首选对其授信的银行或利率低的银行。安全的信贷需求,一定会首选低成本的资金匹配,这是信贷基本原理,高息资金如果仅希望通过与核心企业建立私人关系来维系业务,是不现实的,即使是核心企业自建金融平台,也会选择先接入低成本资金,高息信贷机构能做的供应链金融,仍跳不出次级贷这个圈子,往往最终被核心企业绑架。
小贷公司对供应链金融的切入,仍然是我前面讲的充分利用股东资源或区域特点,以产融结合的方式,把消费信贷与产品的流通结合起来,一直朝产品的源头走,小贷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接地、与生产者充份互动,走信贷与生产、流通、销售相融之路。越向源头走,客户离金融资源越远、小贷的机会越多。
5、对自生态金融的理解。
自生态金融,是我个人的定义,指的是企业利用自已内生的资源与风险控制力,在独特或封闭的商业生态中构建的全闭环金融服务体系。这个体系中的信贷产品,我称之为自生态信贷产品。
典型的如阿里、京东系的金融。自生态金融很多情况下也是以类似供应链金融核心企业的特殊资源为基础的。从信贷角度看,这种自生态信贷的核心风险控制,是依靠企业自身对交易过程中的钱或物的完全控制力实现的。以阿里小贷为例(重庆两家、浙江一家共三家,合计注册资金34亿元),仔细分析其几类信贷产品,如淘宝(天猫)订单贷款、淘宝(天猫)信用贷款、淘宝(天猫)聚划算专项贷款、阿里信用贷款等,绝大部分均是以商家销售在途支付宝未结算款项为保证基础的,虽然也放出了一部分信用敞口贷款,但这部分占比较小。阿里系电商2015.4-2016.3财年年交易规模3万亿元,据称同期阿里小贷余额约在200亿元左右(因小贷公司受其资本金杠杆倍数所限,应该已含表外资产证券化部分的数据)。如此看来,这种自生态资源的信贷直接转化率是极低的(由于信息透明度的问题,对阿里的评判可能有所误差,仅作举例)。阿里当前也在积极布局营造金融全生态,希望能摆脱单纯依靠自身资源的限制,向更开放、更广域的金融方向发展。阿里尚且如此,其它自生态信贷机构的发展空间能有多大就不需多言。缘生于此,而不止于此,这是美好的希望,信贷机构如果完全依靠核心企业资源形成的风控体系发展起来,希望再次突围拓展到体系以外是非常困难的。现在有一种不太正确的监管思路,即互联网小贷必须由互联网电商或互联网、科技企业发起,这就是过份相信了自生态金融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没有意识到互联网只是一种科技工具,任何企业包括传统的小贷公司都必须充分加以使用。把传统小贷与互联网小贷划分为两种类型,本身是错误的,我们应提倡、指导小贷公司如何从事互联网金融业务,而不是再用另外一个规则审批所谓的互联网小贷。也不是每一家小贷公司都要自建互联网平台的,正如多家企业使用外购云服务而不是自建中心机房一样,应允许小贷公司与科技企业或互联网企业合作,借用其技术与渠道开展互联网信贷业务。
第三部分 互联网篇
基于互联网对小贷公司的战略、战术、技术均有非常的影响,因此将其单列出来加以阐述。
一、互联网对信贷机构的意义
传统小贷公司对互联网金融有很多的误解。一般情况下会把乱七八糟的p2p与互联网金融划上等号。实话实说,绝大多数p2p是骗子或妄人,但仍有不少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近几年的艰苦创业中获得了很多经验、掌握了不少先进的金融科技技术。
互联网对信贷的影响,我们应该从三个方面理解。首先,互联网金融的第一表现形式是新技术,对信贷而言,它显然属于信贷技术的范畴,如大数据风控模型的建立,网络信息、社交数据的整合,互联网催生的长尾信贷需求对信贷产品设计方面的改变等;互联网金融的第二表现形式是一种新生态,对信贷而言,它属于信贷战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并予以实施的内容,互联网的兴起使得我们的客户习性、获客渠道、风控流程、贷后管理方式都产生了巨大的改变与想象空间,信贷战术的调整是必然结果;互联网金融的第三表现形式是互联网对社会金融生活的巨大改变,这种改变使得信贷机构在战略规划上必须充分考虑互联网因素,当互联网技术、战术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会对机构的信贷战略进行重新定义,甚至颠覆性的改变,这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因此,任何从事信贷行业的机构,不充分理解并积极拥抱互联网,就如传统制造业不使用先进技术一样,都会被历史淘汰。
简单地讨论互联网金融是互联网还是金融,是没有意义的。互联网金融当然是金融,但这种表述并不能成为我们用传统的金融战略、战术与技术来否定互联网金融的理由,对新的信贷产品、风控模型、盈利模式、组织手段、跨界整合要有包容性,要学习并积极参与研究与实践,而不是一否了之。
二、互联网信贷的发展方向
1、后监管时代互联网信贷的发展方向:由于中国监管格局方面的问题,中国牌照化管理信贷的路还会走很长时间。网络借贷(p2p)现在只有两种选择,一个是变身互联网小贷,失去从社会公众变相吸储的能力;另一个选择成为向金融机构、类金融机构提供技术服务的专业外包平台。信息中介这个监管部门定义的功能,对中国的信贷行业来说是不可思议的。信贷的本质是信用中介,如果p2p是纯信息中介,那么信用中介的角色一定会要有人承担,p2p就会沦为末流的配角地位,没有一家机构甘当此任。
2、当下互联网信贷的热门主流产品
前几年的p2p是不能称之为互联网信贷机构的,他们只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形式,绕过了向社会公众吸收存款的政策限制,其资产端仍然与传统银行与类银行信贷机构相仿,而且基本都是传统信贷机构的次级贷或次次级贷,多出来的仅是一个互联网技术平台以满足业务运转的要求而已。
近几年有相当多的p2p机构或科技金融企业在思考,次级贷刚兑的路显然不能长久,必须有更优质的资产、更科技的手段从传统信贷市场分一杯羹,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特点与技术优势,设计出更好的信贷产品是必经之路。这时候,p2p机构开始分化,一类是次级贷一条路走到黑,主动或被动地庞氏下去;一类开始用先进的科技来寻找新的信贷产品与市场。当下网络借贷的热门产品可以大概列举一下:
现金贷:源于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或者“发薪日预支贷款”(payday advance)。自上世纪90年代在北美大规模兴起,是一种无须抵押的小额短期贷款,以个人信用作担保,其依赖的信用依据是借款人的工作及薪资记录,借款人承诺在下一发薪日偿还贷款并支付一定的利息及费用,故称发薪日贷款(payday loan)。一般单笔贷款在3000元以下,发薪日贷款不计手续费和滞纳金等,平均年息高达80%-300%。优点是纯线上快捷规模化操作,问题是违约率令经营者头痛。由于它没有设定担保抵押,且单笔金额过小,所以在产生坏账时,贷款机构几乎不可能收回贷款本金,而且绝大部分现金贷机构借贷记录无法进央行征信系统,借贷者违约成本极低。这个产品数据化、自动化程度高,竞争非常激烈,从宏观面上讲,这是一个受经济周期影响极大的高风险产品,变数很多,极考验机构的市场敏感度及缓释风险的能力。
信用卡垫资:基于对信用卡客户透支到期偿还的过渡性垫资,最具代表性的是lendingclub,即中国p2p仿效的鼻祖。这个产品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市场容量是极其有限的,这同样是充分竞争的次级贷产品,必须充分把握好风险平衡点才能可持续。
房抵贷、车抵贷:即直接以房屋、车辆为抵押物为风控手段的信贷产品,以考量第二还款来源为主甚至只管第二还款来源,严重忽略第一还款来源。这种做法是为了回避复杂的尽职调查,减少机构对信贷、风控人员的要求,以期用标准化手段、迅速做大市场。这类贷款最大的问题是,在中国法制环境下,抵押物处置与获得均存着巨大的不确定性,同时由于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充分容易导致系统性风险。房抵押产品显然是建立在一种所谓标准化下的懒汉行为与赌博心态,这种产品对贷款申请人的尽职调查是极其简单而随意,赌的是房价长期不下跌与抵押物迅速变现。网贷机构经常用后续投资人的钱来偿还前期投资人,对不还贷的借款人及抵押物债权并不及时处置。所有机构都没意识到,当房价开始系统性下跌时,会比股市下跌更惨,根本没有流动性,变现极其困难。这种产品最多只适合打了就跑、挣点快钱的小型放贷人群,根本不是一个信贷机构应该选择的方向。因为从战略层面讲,无论是对流动性有诉求的银行还是对本身缺乏资本金纵深的类银行信贷机构来说,做的规模越大,系统性风险越大。车抵贷产品更是传统典当的变异模式,依靠的是借款人不还钱后用灰色手段处置的看家本领,本质上是社会暴力变现的产物,虽然有的机构把这些作外包处理,但这种模式是反社会的,平均36%以上的利率对借款人更是一种恶意的伤害。这两个简单粗暴的所谓信贷标准化资产,由于模式简单还会导致充分竞争,从而推动机构不停降低收益、下调风控标准、加大抵押成数,最后身不由已,形成全面系统性风险。
消费信贷:由于资金成本的问题,银行体系外的机构从事消费分期大多为次级类的消费信贷,银行仍习惯用信用卡及个人征信为基础拓展消费金融市场,互联网化的特点并不突出。由于消费场景日益互联网化,这块市场增长速度很快,但对客群的风险模型设计还需要数年的数据积累与验证,我们应该冷静对待消费金融,客观地对消费金融市场进行分层。盲目一哄而上,用过去一年甚至几个月的试验数据就得出一个满怀信心的大数据风控模型,从而迅速放大规模,这是非常可怕的。
3、关于标准化与非标准化信贷产品
互联网信贷机构或所谓的金融科技公司有一个本能的倾向,即希望用科技、风险模型、大数据来解决所有的风险控制问题,完成全流程信贷业务闭环,不能走线下或者尽量不走线下。这就产生了一个方向性的问题――如果全部用线上技术来解决信贷风险识别、控制与定价,则产品一定是标准化的,而标准化的产品同质化往往又会很严重,最终比拼的是资金成本与渠道成本。现在互联网流量市场已充分透明,而资金成本显然是银行最低。这种情况下,如果风险可控、信任没有问题的话,这些网贷或金融科技公司最终将成为银行业的助贷或服务外包部门,自我组织高成本资金是没有意义的。互联网信贷机构追求简单、直接、全数据化的凯发k8旗舰厅的解决方案,最终只会有为数不多的幸存者成为真正的金融科技公司而不是科技金融公司,金融机构的色彩将会淡去。
中国征信业的发展还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同时还受制于法制与社会环境的进步,即使发展如发达国家,也不可能有效覆盖小微企业的授信,这是小微企业自身多变的特征决定的。
小额贷款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除联合做大规模外,充分利用互联网及先进技术,灵活多变地切入难以设计标准化信贷产品的市场,这才是大方向。中国互联网各种场景的分发,除了可标准化转化为银行信贷的资源外,目前并没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可以处置非标准化信贷客户。
我的理解是,中国的银行业擅长做大、中型企业信贷、小企业不动产抵押贷及互联网导入的可标准化、结构化的信贷产品,小贷公司等类银行信贷机构充分切入线上、线下难以简单标准化、结构化的小微企业及边缘信贷客户,利用贴地的资源来完成对线上分发、线下挖掘客户的非结构化、风控逻辑的筛查,补齐科技与大数据无法挖掘的空白信息,个性化解决复杂的授信难题。此中,小贷公司要完成的使命一是用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解决银行所不擅长的终端信息对称问题,二是可以用自有资本金的实力承担对银行不太信任或不能理解的新金融信贷产品的增信角色。当然,如果小贷公司可以联合起来,形成较大的资本集团,也是可以弥补一部分社会的不信任缺陷,从而有可能直接从非银行体系获得低成本资金,自身充当信贷主体的角色。
是不会出现一个庞大的科技金融公司群体的,这种金融属性的公司,将只会存在极其专业、极其狭窄的领域,更多的将是服务于银行、类银行(包括小贷)信贷机构的科技公司。金融科技公司无法通过纯技术完成信贷全流程,最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在中国这个金融环境里,信用中介这个角色不太可能被科技所代替,这个角色永远属于资本。
三、互联网对小贷公司的意义
互联网科技对于小贷公司的意义,是革命性的,甚至可以说是救命稻草。中国的银行业受制于体制的约束,对新金融的反应速度与接受程度都是滞后的。由于中国网民众多,中国互联网科技的发展速度远超想象,甚至发达国家都没有能够实现的商业模式在中国都有相当的市场。当下的中国互联网信贷机构及金融科技公司往往又缺少产业背景及资本金实力,与传统金融机构对话能力不强,类银行信贷机构的机会很多,这也是小贷公司的机会或者说是民间金融资本的机会。国资、央企背景的小贷公司虽然不是小贷行业的主力军,但桥梁的作用更加突出。互联网给传统小贷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和自由度,我们的区域限制放松了,跨区域、跨行业的资金匹配可以完成了、我们获客、场景导流的机会多了、产品设计、流程管控、大数据工具通过互联网充分分享,小贷均有可为。监管终会适应现实,不要局限在传统小贷公司的角度看自己,俯下身去深入生产与流通环节,兢兢业业服务客户,一手抓终端、一手抓科技,这才是我们最根本的价值,也是有效的护城河。
由于历史的原因与顶层制度设计的缺陷,小贷公司受种种不合理约束甚多,而互联网是帮助小贷公司突破区域局限、获得优质资源、掌握更先进技、战术的最有力工具。可喜的是,各级监管部门也纷纷纠偏给小贷公司松绑,各种不合理的监管规定也逐渐被去除,包括中贷协在内的各级行业协会也在推动小贷行业获取政策面支持,从制度层面讲,小贷公司的机会越来越多。
小贷公司在互联网方向的助力我们可以阐述的再具体一点。从营销来说,我们总把客户导流想的简单,以为用微信营销、互联网广告、软文推送等方式吸引信贷客户就叫最新技术了,殊不知这种所谓的互联网获客根本不适合常规意义上的微贷。非标准化的、乱序的客源引入,带来的是庞大、难以加工的杂乱信息。我们所说的有价值的互联网获客,不如说互联网有效场景的导入,必须有特定的经营场景或消费场景产生的客源才有价值。无序的人群一般只适合现金贷等特异产品。
传统产业saas化服务产业的兴起,将有可能让信贷机构从数据流、信息流中得出更多的小微企业授信信息。saas是software-as-a-service(软件即服务)的简称,中、小微企业可以根据自己实际需求,通过互联网向传统erp等厂商定购所需的应用软件服务,来管理企业的全部经营活动。当下众多金融机构已参与其中,而小贷公司由于其股东良好的产业背景,更容易推动客户saas化,并以此形成产融结合的机会。微贷向3.0时代的升级,并不是什么遥远的未来。
小贷公司自身也可以用saas的形式管理自已的业务,并将其延伸到客户的信息流中,形成充分互动。通过技术、效率的提升,小贷公司的资产透明度与管理的透明度将大大提升,从而为其获得低成本资金与银行的合作带来更多机会。
互联网还会给小贷公司带来便捷的征信服务、多元可参考的风控模型、全线上的管理流程、法院工商信息数据等。
四、小贷公司的联合之路与互联网化
时至今日,小贷的生存与发展之路已很清晰。社会金融资本不会消失,类银行信贷机构终有出头之日,在谷底的时候退出显然不是明智之举,但如何去做,我认为当下有两个重要的战略选择――行业联合、互联网化。
小 贷公司平均单体一个亿元左右的资本金规模,对应一般的行业来说不小,但对信贷机构而言微不足道。融资受限、公信力不足、社会认知度差、人才难以引入、技术力量不足等,大都因为机构本身的实力不足、资源面狭窄。就联合的方式而言,简单地合并、做大资本金并不现实,也不见得是非常好的选择。小贷公司分散的区域布局与庞大的股东产业背景恰是最具优势的地方,简单地合并反而容易导致矛盾、失去各机构的接地资源。同质化信贷产品联合、资源互补性联合,更符合行业现状。微贷也好、车贷也好、小企业贷也好、消费信贷也好,大家广泛交流、建立联合发展机制,发掘出最好的营销、风控、管理技术,统一培训、资金互补、联合增信,降低融资成本、管理成本,提高信贷技术、提升社会形象。通过业务联合逐步建立互信与共识,从而走向有基础的资本联合道路。股东产业背景相一致的机构之间,可以共同挖掘产、供、销与信贷的契合点,设计出定向的信贷产品,开发出产业链闭环的全流程saas系统,形成独特的产融结合小生态圈,在自身信贷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自身杠杆作用,充当与外部机构资金合作的增信桥梁。
在互联网化方面,联合是前提。互联网化,不是让每一家机构做一个互联网平台,办一个互联网小贷公司才叫互联网化。就当前绝大多数小贷公司而言,既没有实力、没有资源做,更不必要这样做。举个例子,一个制造高级饮水杯的传统企业,其互联网化可以是通过网络寻找外包设计方案、通过众筹获得定制产品订单、通过电商平台建立销售渠道、通过第三方云平台管理客户关系,大可不必自已成立一个大而全的it部门、自己的中心机房、自建电商平台等。小贷公司同样如此,广泛的对外合作与联合是必要的,在此基础上,多家联合开发信贷产品、分享功能平台也是互联网化。征信、帐户、支付、大数据风控、流量入口、特定消费场景均可以用外协的方式。
互联网之于传统小贷的另一个爆发点,有可能是我前文所说的帮助小贷股东的产业链资源充分延展。产融结合被大家反复提及,但当下绝大部分产融结合的案例都是雏形或初级阶段的打法,基于股东企业在产业链中对上下游的控制力与影响力来实现的简单信贷化。互联网技术手段、管理工具可以深入到产、供、销的任何环节,通过数据、信息的连接,完成产业链闭环、实现全方位资金、货物的完全控制。全国具有相同产业背景的小贷公司股东不可胜数,而且几乎覆盖所有行业,如果用技术手段相连接,则真正的产融结合不仅会带来安全、可观的金融利润,更会帮助股东实现实业的跨越。(待续)
(注:这篇文章始于2016年末中国南京微贷战略研讨会会刊所需,我又加入了一些我长期思考的内容。2015末自今,我组织了三
上一主题:2016年度全国小额贷款公司大数据报告
下一主题:银保监会加大农业现代化金融支持力度 “十三五”期间涉农信贷实现连续五年增长